一次恰到好处的单独旅行

电影Frances Ha中有一个片段一直让我念念不忘:女主角Frances在经历了生活各方面的打击之后,独自飞去巴黎过了个周末。六月初的某个周五,近半年的连轴转让我累得恢复不了精神气,感觉到了崩溃的边缘,忽然决定独自去旅行,立马订了飞巴黎的机票,周一上班迅速请好假。

请假之后的几个星期,人一下子放松了,生活多了盼头,每天都在期待中度过,难得地享受了几天夏日的清闲。每晚睡前,我都在畅想该如何享受这个假期,想了很多要做的事情,不过大体思路是要慢慢来。大多数时间我跟k先生一起度假,几乎没有单独旅行过。他喜欢计划周全,每天干什么吃什么都得安排好。我不是很喜欢这种特别详细计划的行程,总是感觉在赶。而且不论身在何处,他每天早睡早起,生物钟精准得像个机器人。我喜欢拖延睡懒觉,倒时差也有困难,虽然因为他总是等我出门时常心有歉意,但实在没办法休假时候也跟机器人一样定点上发条。想着能随心所欲按自己的节奏来,我的期待又多了几分。

走之前,我计划大概要做以下几件事:

  1. 在街边能看到风景的咖啡馆呆呆坐一下午,看书,画画,构思下一幅画什么
  2. 去jazz bar听音乐喝酒
  3. 在一个人很少的公园散步晒太阳,躺在草地上看小说
  4. 偷听隔壁聊天,看看能听懂多少

至于景点观光,只买了四个博物馆的票,每天逛一个,其他时间随意。更随意的是卢浮宫早晨的票都卖完了,只剩下下午的票,于是就放弃了。事后证明是个非常正确的决定:夏天去挤大热景点的结果就是啥也看不到。

旅程开始没多久,我才意识到即便没计划什么项目,还是没能按照预想的来:本来打算过夜航班到达的那天睡一下午,结果到了酒店精神抖擞,立马出去沿着塞纳河逛了好大一圈,逛累了回去睡下午觉,结果睡过头晚饭迟到五分钟;在巴黎时每天早晨醒的太晚,于是从来没有悠闲地坐在café喝咖啡吃croissant,直到去了阿姆斯特丹才吃上第一口croissant;经常脑袋一拍改变计划,本来打算夜游铁塔结果变成去jazz bar;也不知道哪里来的精神,一直走路,没想过停下来找个地方歇会儿发呆,于是在咖啡馆看书想事情的这件事完全没有做。除了预定好门票的行程,几乎所有项目都是乱来的,还差点错过了火车。不过事后想想,这才是符合我性格的旅行,充满了意外、惊险和小小的狼狈。

即便没有一整块的时间让我闲适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,独自晃悠的时候留给平时七零八碎的想法很多很多空隙。这是最近一年来真真正正只有我和自己的时光,不用考虑工作上层出不穷的问题和永远有要求的上司和下属,不用时刻惦记让周围的人感到舒服,不用想未来以及一系列近在眼前的extential crisis。

最明显的是对身体的感知更加具体,能够在体力范围之内让自己舒服地游玩。随身携带的小包肩带过于细,重量没有多少但经常一天下来肩膀酸疼。在巴黎时候酒店的位置特别好,我经常逛累了回去躺一会儿,然后顺便拉伸一下。背疼还是时时刻刻困扰着我,不过通过间歇的拉伸和休息,旅行期间并不是特别大的困扰。比较烦恼的是鞋,出门时带了一双夏天穿的帆布鞋,结果走路走多了脚肿,右脚磨得生疼。灵机一动我踩着鞋后跟走路,舒服不少,但几天下来感觉膝盖很不舒服,应该是趿拉着鞋走路发力不对。后来到了阿姆斯特丹,整个城市安静极了,那几天我感到异常平静。有一晚雨打在窗户上,我半夜醒来,难以再次入睡,黑暗中闭着眼听着雨声滴滴答答一整夜,第二天情绪也没有很差。原来人生活在没有噪音的环境是如此舒适,这一点尤其在回来之后得到印证 – 周一上班时候街上车辆和地铁的噪音顿时让我心跳加速,无来由地烦躁和焦虑。

更多时候我在反思自己,尤其是拖延这件事,一直给我带来很多麻烦和困扰。工作的需要我不得不逼着自己学会计划,快速做决定,按时完成任务(虽然也经常拖到最后一秒),但在生活中实在是没办法勉强自己。本来早该给医生打电话一直拖延,换了工作好几年401k都没有combine,该做的事情永远拖到最后一秒,于是很难完成一件事。跟拖延症配套的是indecisiveness,我有多难做决定呢,经常想去哪里吃饭都要想好久最后因为无法决定干脆不吃,想买个新相机拖拖拉拉看了好多测评最后也没买。这么多年来我知道这个毛病,平常也会自嘲像我这样的人还能活着也没什么大不了的,但内心深处时常会责怪自己:假如我能早一点做事情是不是也不至于如此?假如我有勇气早点决定是不是人生会有不一样的结果?这样的自责贯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,尤其是跟家人一起生活-k先生是个非常有计划和行动能力的人。大部分时候我享受他计划好的一切,他帮我快速决定生活里的小事,提醒我去做会拖延的事情,跟他在一起绝对不会发生睡过头误车的事情。他每次看我摇摇晃晃挣扎在各种琐事中间,都会感慨我是怎么活到现在的。我也以为离开他,自己完全没办法独立生活。

不是有句俗语讲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,便会为你开启一扇窗。之前隐隐有感觉这扇窗是什么样的,这次旅行中确定了这一点:spontaneousness。拖延难以做决定是因为总是有新的想法冒出来,不想要按照计划来。目前在我可以回忆起来的事情中,spontaneousness带来的意外和新奇是非常重要的幸福感来源,比如我本来没有计划立刻养狗,却因为一次心血来潮的机会跟二哈相遇。这次旅行就像是我以前人生的缩影,大致计划一下,其他的走到哪里算哪里,能赶得上火车飞机就行。尤其是没有满满当当的日程让我感到自由极了,像是重获对人生的掌控感,不至于在日常生活中永远忙着check the next box。过去的全部造就的今日,自然有苦有乐,很多时候能够体会到活着还是件不错的事情。这么想着,自责减少了很多,也许我不是个非常糟糕生活一团乱麻的人,只是不具有现代社会需要的一些品质。

没能解决的事情依旧很多,我也不再希望一次旅行能够解决所有问题,彻底改变人生轨迹。 旅行让我在疲惫中得以有几天喘息的空当,享受片刻的愉悦,积攒一些美好的回忆以便有勇气再回到现在的乱麻里继续挣扎。甚至有几个瞬间我产生了一种现在工作也没那么糟糕的错觉,起码薪水能支付我在那一刻尽情享受—当然这个错觉在上了一周班以后荡然无存。成年人的生活很多无奈,我只能尽量保护自己没剩多少的童心和幻想。

很久以后终于有了只属于自己的时间,比想象中的更加快乐一些。尤其是坐火车时候跟邻座的印度旅客一起打牌,想起了很多久远到快要忘记的年轻时光。我时常想试图回忆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的二十岁,那时候的我究竟在想什么。也许当时世界很大,时间很多,未来很积极,我急着向外探索,没有多少时间停下来思考。如今年过三十,逐渐慢下来思考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,大到住居的城市和空间、职业发展、亲密关系、价值观,小到饮食作息日常习惯,好像渐渐摸索出一些让自己舒服的方式。可能暂时还没有勇气彻底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,只能通过一些微调让日子不那么难熬。希望过几年回忆现在所做的事情和决定,能为此时此刻感到开心。

回到旅行初期想要做的四件事,实现了两件。我没想到会体力爆棚没有片刻的发呆时间,毕竟上班时候每天累到没办法做任何事情。虽然不比二十岁刚出头时候,现在的状态还是挺让我惊喜和意外的。不过没做的两件事也通过其他方式达成了目的:看完伦勃朗和梵高的肖像画,决定下一幅继续画人物portrait;跟几位象友聊天的体验强于看小说,真实的人类在很多意义上比虚构的人物更生动鲜活。其他的担心也被证实多虑,夏天旅行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,如果不去大热景点还是能玩得很愉快,比较后悔去orsay,可以说完全没什么机会欣赏画作。天气很好,心情很悠闲,不管是旅客还是当地的居民都在享受夏天,即便下雨也不会太影响心情。我没有一刻感到孤独无聊,也不会刻意跟陌生人搭话,很多时候就是漫无目的地观察四周,坐在长椅上看乌鸦和海鸥觅食,看天空飘来的云彩变换成各种形状,看来来往往的路人,想像他们在这里过着咋样的生活。

这个夏天就要过去了,我正在洒满阳光的卧室床上码字,回忆半个月前美妙的独自旅行。未来我会创造更多的机会自己独处,享受这个成年世界为数不多的让自己愉悦的方式。

《一次恰到好处的单独旅行》有4条评论

留下评论